舟山市領路人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 ceshi6
  • ceshi6
  • ceshi6
更多>>聯系我們

舟山市領路人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移動電話:13376804692

聯系人:張經理

公司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臨城中浪國際C座2203

首頁 >>服務資訊

服務資訊

特朗普政府公告暗示印度即將加征50%關稅


發布時間:2025-08-26

 

 財聯社8月26日電,特朗普政府在周一發布的一份公告草案中概述了對印度產品征收50%關稅的計劃,這是白宮計劃推進提高關稅的最新信號。

美國即將對印度產品征收50%關稅,圖為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的通知稱,提高的關稅將針對“2025年8月27日美國東部夏令時間凌晨12:01或之后進入消費市場或從倉庫提取消費產品的”印度產品。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早些時候宣布,計劃將對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商品征收的關稅從25%翻倍至50%。印度政府譴責所謂的二級關稅不公平,同時希望和平談判取得突破,從而取消征收關稅的必要性。

延伸閱讀

印外長強硬表態:貿易談判仍在進行中,我們有一些明確的“紅線”

當地時間8月23日,印度外長蘇杰生在印度《經濟時報》舉辦的論壇上再次以強硬言辭回應美國對印度商品加征關稅一事,表示印度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仍在繼續,但談判中有明確的“紅線”,印度將始終依據國家利益作出決策。

“談判仍在進行中,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有一些紅線。”蘇杰生強調,農民和小生產者的利益是印美談判的底線,“我們致力于捍衛我們的農民和小生產者的利益,我們對此非常堅定,這不是我們可以妥協的事情”。

《經濟時報》稱,蘇杰生的言論顯示出印度在與全球伙伴接觸的同時維護國內利益的決心。

英國路透社指出,今年早些時候,由于印度不同意開放其龐大的農業和乳制品市場,印美貿易談判破裂。在美國以購買俄羅斯石油為由,宣布對印度商品加征高達50%的關稅后,兩國緊張關系加劇。

美國對印度加征的50%關稅中已有25%生效,剩余部分預計將于8月27日起實施。英國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22日警告稱,如果關稅全面實施,印度今年和明年的經濟增速將各下降0.8個百分點,“長期危害可能更大,因為高關稅可能會削弱印度作為全球新制造中心的吸引力”。

而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團原定于25日至29日訪問印度的計劃也已被取消,談判前景驟然暗淡,美國對印下調或推遲征收關稅的希望愈發渺茫。

對于美國批評印度購買俄油并轉售成品牟利這一主要分歧,蘇杰生20日至21日訪問俄羅斯時就曾表示,美國對印度額外加征25%的關稅,讓他感到“非常困惑”,因為最初“是美國人讓印度盡一切努力穩定全球能源市場的,比如購買俄油這樣的方式”。


 

圖為印度外長蘇杰生(視頻截圖)

23日,蘇杰生再次批評這一關稅“不公正、不合理”,稱其是被錯誤地“包裝成石油問題”,因為同樣的論調沒有被用在俄羅斯液化天然氣最大進口地區歐洲上。

他指出,西方在這一問題上立場“不一致”,論貿易規模,俄歐貿易規模遠超印俄,“有人說我們在為俄烏沖突提供資金……俄歐貿易規模更大,難道不是歐洲投入更多嗎”?

蘇杰生還諷刺稱:“一個自稱親商的美國政府,卻指責別人做生意,這很有趣。如果你們覺得買我們的石油或成品油有問題,那就別買。沒人強迫你們買。但歐洲買,美國也買。所以你們不喜歡,就不要從我們這里買。”

談及印巴關系,蘇杰生重申印度的立場,“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50多年來印度國內就已形成共識:我們不接受任何在印巴關系上的調停”。

蘇杰生強調,“無論是貿易、農民利益,還是我們的戰略自主與反對調停上,印度政府態度都十分明確。如果有人不同意,那就請告訴印度人民:你們不準備捍衛農民的利益,你們不重視戰略自主。但我們會維護,會采取一切措施確保它”。

蘇杰生所說的調停也是印美關系中一條新的裂痕。今年5月印巴爆發沖突后,特朗普宣布,在美國的斡旋之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已同意“全面立即停火”。盡管巴方感謝特朗普幫助結束沖突,但印度方面僅承認美國在調停中發揮了一定作用,堅稱是印度自己通過與巴基斯坦直接談判才結束了沖突。

“我們從未見過有一位美國總統以如此公開的方式處理外交事務。”蘇杰生稱,無論是處理對外事務還是國內事務,特朗普的行事方式都不同于傳統模式。

對于特朗普治下的印美雙邊關系及多邊合作,蘇杰生強調印度不會在不同集團間被迫二選一,而是要適應環境和挑戰的本質,“如果一段關系需要不同的處理方式,就要相應調整”,“四方安全對話”(QUAD)就是“四方安全對話”,金磚國家就是金磚國家,“像我們這樣的國家,不應被迫做出二元選擇”。

蘇杰生20日至21日訪問了俄羅斯,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談,討論雙邊貿易、經濟合作以及國際事務等話題。有分析稱,這表明印度不會中斷與俄羅斯的經貿聯系。

圖為外媒報道截圖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劉宗義此前對觀察者網分析稱,過去幾十年,印度經濟受兩個因素影響最大:一是季風,若季風降雨不正常,農業欠收,印度國內必然通貨膨脹;二是能源石油,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國內物價飛漲,經濟就會受到嚴重影響。印度至今未擺脫這一局面。

劉宗義指出,過去幾年印度人一直吹噓本國經濟良好,但實際上,印度在2021年、2022年經濟增長率較高,是因為疫情反彈,再加上與俄羅斯開展廉價的石油貿易,以及莫迪政府采取赤字財政的方式大量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才使得這幾年的經濟數據比較亮眼。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劉宗義認為,莫迪政府在農業和能源問題上都很難對美國做出讓步,也不愿完全妥協。

責任編輯:戴麗麗_NN4994